注册
个人空间
帮助中心
中国工程院
知识中心首页
科教图书首页
图书
插图
文献
工具书
全部
书名
作者
主题词
标签
目录
全文
自然科学总论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自然科学机构
医药卫生
医药一般理论
医药现状与发展
医学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
工业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矿业工程
石油工程
冶金工业
金属
自然科学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数理化
数学
力学
物理学
化学
晶体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生物科学现状与发展
交通运输
综合运输
铁路运输
交通运输经济
农业科学
农业一般性理论
农艺学
林业
农业技术现状与发展
天文地球
天文学
地球物理学
自然地理学
气象学
测绘学
地质学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科学理论
环境污染及防治
安全科学
航空航天
航空
航天
航空航天医学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所有分类>
收起
06399183
亚热带果树栽培学
作者:(苏)耶基莫夫
中图分类:
农业科学
->
园艺
学科分类:
农林畜牧
->
农学
出版日期:1958-03
主题词:
分享到:
阅 读
收 藏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内容简介
中等农业学校参考书。
目录
第一编 亞热带果树栽培学总論
16
阅读
第一章亞热带果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16
阅读
第一节植物学的組成和分类
16
阅读
第二节亞热带果树植物的形态特征
16
阅读
第三节亞熱帶果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26
阅读
亞热带果树植物的生長和發育的特性
27
阅读
第四节亞热带果树植物的主要周期和年龄变化
30
阅读
亞热带植物的生長期
31
阅读
(一)芽的开放
34
阅读
(二)营养生長
35
阅读
(三)花芽的形成和分化
38
阅读
(四)开花
42
阅读
(五)授粉和受精
46
阅读
(六)結果,果实的生長和發育
48
阅读
第五节骨干枝的形成。骨干枝和側枝在树冠上分布的層次
53
阅读
骨干枝和側枝的替換
55
阅读
第六节結果,結果期的来临和結果期限
56
阅读
第七节生長与結实之間的相互关系。隔年結果及其消除
59
阅读
第八节亞热帶果树植物在各个發育阶段和發育期对各种綜合的外界条件的要求
60
阅读
一、对溫热的要求
62
阅读
二、对水分的要求
65
阅读
三、对光的要求
68
阅读
四、对營养条件、土壤和地形的要求
69
阅读
第二章柑桔类果树和其他亞热带植物的繁殖
71
阅读
第一节繁殖的方法
71
阅读
一、种子繁殖
72
阅读
二、營养繁殖
73
阅读
第二节果树苗圃及其任务
76
阅读
一、苗圃地的选擇
77
阅读
二、苗圃地的組織
78
阅读
三、苗圃的整地
79
阅读
四、苗圃的区分和輪作
80
阅读
五、繁殖地
81
阅读
(一)播种地段
81
阅读
(二)蔬苗移植地段
88
阅读
(三)扦插地段
90
阅读
六、苗木的(培育)定形地
91
阅读
(一)苗圃的第一年培育地
91
阅读
1.实生苗和生根插条的栽植与管理
91
阅读
2.接穗的采集。母本园
95
阅读
3.嫁接技术
97
阅读
4.嫁接用的工具材料
103
阅读
(二)苗圃的第二年培育地
105
阅读
(三)苗圃的第三年培育地
108
阅读
(四)苗木的防寒
111
阅读
(五)苗木的挖掘、分級和包裝
114
阅读
七、苗圃整地的机械与农具
119
阅读
第三章亞热带果园的建立
120
阅读
第一节园地的选擇
120
阅读
第二节地段区域的組織
124
阅读
一、森林和灌木林下地段的清理
126
阅读
二、地段的平土
129
阅读
三、土壤改良工作
132
阅读
四、土壤冲刷及其防止措施
134
阅读
五、栽植区的防風措施
140
阅读
六、土壤的初次耕作及其化学化。前作物的栽培
147
阅读
第三节栽培区的建立
155
阅读
一、地段划分的方法
155
阅读
二、栽植的密度和品种的配置
160
阅读
三、苗木的定植
163
阅读
四、栽培区的記載
167
阅读
第四章亞热带果园的管理
169
阅读
第一节幼年果园的管理
169
阅读
一、土壤的管理
170
阅读
(一)果园行間土壤的管理
177
阅读
(二)复盖作物
178
阅读
(三)肥料
183
阅读
(四)果园的灌溉
188
阅读
二、幼年呆树的整形
193
阅读
第二节結果果园的管理
197
阅读
一、土壤的管理
197
阅读
(一)施肥
200
阅读
二、结果树的修剪
202
阅读
三、老树的更新
206
阅读
四、成年树的重接
208
阅读
(一)修剪技术和伤口的愈合
209
阅读
五、采树主干和主枝的管理
212
阅读
六、病虫害的防治
214
阅读
第三节栽植区的防寒
222
阅读
一、亞热带果树的寒害
223
阅读
(一)果树遭受寒害的条件
225
阅读
二、亞热带果树的防寒
227
阅读
(一)加强果树抗寒力的农業技术措施
228
阅读
(二)亞热带植物的各种防寒方法
232
阅读
(三)防寒
238
阅读
第五章果实的采收和銷售
240
阅读
第一节栽培区产量的預計
240
阅读
第二节支柱的設立
241
阅读
第三节果实的采收
242
阅读
第四节果实的分級、包裝和运輸
247
阅读
第六章亞热带果树植物的矮生栽培
252
阅读
第一节露地矮生植株的栽培
252
阅读
第二节矮生植株在保护地栽培
256
阅读
一、壕窖裁培
256
阅读
(一)壕窖地的选擇及其建立
258
阅读
(二)窖内植株的栽培与管理
261
阅读
(三)窖内植株的防寒
262
阅读
二、檸檬栽培室的栽培法
264
阅读
三、溫室栽培法
266
阅读
四、盆栽和木桶栽培
269
阅读
第七章亞热带果树品种学原理
275
阅读
第一节品种的概念
275
阅读
第二节亚热带果树的树种和品种的区域化
277
阅读
第三节标准品种記录的丰富和更新
279
阅读
第二編 果树栽培学各論
280
阅读
第一章柑桔类
280
阅读
第一节原产地与分布
284
阅读
第二节苏联柑桔的主要經济栽培种和品种
285
阅读
一、檸檬
285
阅读
二、甜橙
292
阅读
三、柑类
298
阅读
四、葡萄柚
304
阅读
五、柚
306
阅读
六、酸橙
308
阅读
七、金柑,金桔
309
阅读
八、枸桔
310
阅读
第三节柑桔类的生物学特性
311
阅读
第四節柑桔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13
阅读
第五节柑桔类的繁殖
316
阅读
第六节农業技术的特点
318
阅读
第七节柑桔类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法
320
阅读
第二章無花果
334
阅读
第一节原产地、起源和栽培分布
334
阅读
第二节形态描述和农業生物学特性
335
阅读
第三节經济品种及其分布地区
339
阅读
第四节繁殖法
345
阅读
第五节农業技术的特点
346
阅读
第六节果实的采收与加工
348
阅读
第七节病虫害及其防治
349
阅读
第三章石榴
352
阅读
第一节原产地、起源和栽培分布
352
阅读
第二节形态描述
353
阅读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354
阅读
第四节經济品种及其分布地区
355
阅读
第五节繁殖
359
阅读
第六节农業技术的特点
359
阅读
第七节病虫害及其防治
360
阅读
第八节果实的采收、好藏和包装
361
阅读
第四章柿
362
阅读
第一节原产地、起源和栽培分布
362
阅读
第二节形态描述
363
阅读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365
阅读
第四节經济品种及其分布地区
366
阅读
第五节农業技术的特点
370
阅读
第六节病虫害及其防治
372
阅读
第七节果实的采收、貯藏和包装
372
阅读
第玉章齐墩果
374
阅读
第一节原产地、起源和栽培分布
374
阅读
第二节形态描述
375
阅读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377
阅读
第四节經济品种及其分布地区
379
阅读
第五节繁殖
383
阅读
第六节栽培区的建立和管理
385
阅读
第七节病虫害及其防治法
388
阅读
第八节果实的采收
390
阅读
第六章鳳榴
391
阅读
第一节原产地、起源和栽培分布
391
阅读
第二节形态描述
391
阅读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393
阅读
第四节經济品种
394
阅读
第五节繁殖
395
阅读
第六节栽培和栽培区管理,果实的采收
396
阅读
第七章鳄梨
397
阅读
第一节原产地、起源和分布
397
阅读
第二节形态描述
398
阅读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398
阅读
第四节經济品种及其分布地区
401
阅读
第五节繁殖
403
阅读
第六节果园的建立及管事
404
阅读
第七节病虫害及其防治
406
阅读
第八节果实的采收和貯藏
406
阅读
第八章扁桃
407
阅读
第一节原产地、起源和栽培分布
407
阅读
第二节形态描述
408
阅读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408
阅读
第四节經济品种及其栽培地区
410
阅读
第五节繁殖
412
阅读
第六节栽培区的建立及其管理
413
阅读
第七节果实的采收、处理及貯藏
414
阅读
第八节病虫害及其防治
415
阅读
第九章阿月渾子
416
阅读
第一节起源及栽培分布
416
阅读
第二节植物学描述
417
阅读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和对生活条件的要求
418
阅读
第四节經济品种及其栽培地區
420
阅读
第五节农業技术的特点
421
阅读
第六节果实的采收和加工
424
阅读
第七节病虫害及其防治
424
阅读
第十草欧洲榛子
426
阅读
第一节起源与栽培分布
427
阅读
第二节形态描述
428
阅读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430
阅读
第四节經济品种及其分布地区
431
阅读
第五节农業技术的特点
436
阅读
第六节病虫害及其防治法
437
阅读
第十一章胡桃
439
阅读
第一节原产地、起源和栽培分布
439
阅读
第二节形态描述
440
阅读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442
阅读
第四节經济品种及其分布地区
444
阅读
第五节繁殖
447
阅读
第六节栽培区的建立及其管理
450
阅读
第七节栽培区的管理
451
阅读
第八节胡桃的采收、于制、加工和分級
452
阅读
第九节病虫害及其防治法
453
阅读
第十二章培甘
454
阅读
第一节原产地、起源和栽培分布
454
阅读
第二节形态描述
455
阅读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456
阅读
第四节經济品种
457
阅读
第五节繁殖,栽培区的建立及其管理
458
阅读
第十三章板栗
459
阅读
第一节原产地、起源衣和栽培分布
454
阅读
第二节形态描述
460
阅读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的要求
461
阅读
第四节經济品种及其分布地区
463
阅读
第五节繁殖
464
阅读
第六节害虫及其防治
465
阅读
更多...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写书评
(不超过2000个字符)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最新评论
标签
同类书籍推荐
精彩笔记
谁收藏过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