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个人空间
帮助中心
中国工程院
知识中心首页
科教图书首页
图书
插图
文献
工具书
全部
书名
作者
主题词
标签
目录
全文
自然科学总论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自然科学机构
医药卫生
医药一般理论
医药现状与发展
医学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
工业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矿业工程
石油工程
冶金工业
金属
自然科学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数理化
数学
力学
物理学
化学
晶体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生物科学现状与发展
交通运输
综合运输
铁路运输
交通运输经济
农业科学
农业一般性理论
农艺学
林业
农业技术现状与发展
天文地球
天文学
地球物理学
自然地理学
气象学
测绘学
地质学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科学理论
环境污染及防治
安全科学
航空航天
航空
航天
航空航天医学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所有分类>
收起
11103531
地学通论·上册
作者:蠡吾|刘玉峰
中图分类:
天文、地球
->
地球物理学
学科分类:
理学
->
地球科学
出版日期:1930-12(民国十九年,再版)
主题词:地理学|测量|岩层
分享到:
阅 读
收 藏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内容简介
目录
绪论
18
阅读
一 地理学之发达
18
阅读
二 地理学之定义
26
阅读
三 地理学之分科
27
阅读
自然地理学
32
阅读
第一编 数理地理学
32
阅读
第一章 宇宙观
32
阅读
第一节 宇宙
32
阅读
第二节 星云
34
阅读
第二章 太阳系
35
阅读
第一节 太阳系之生成
35
阅读
第二节 太阳系概观
36
阅读
第三节 太阳及游星
39
阅读
第四节 彗星及流星
45
阅读
第三章 月及日月食
46
阅读
第一节 月
46
阅读
第二节 日食及月食
49
阅读
第四章 地球
51
阅读
第一节 地球生成之顺序
51
阅读
第二节 地球之内状
52
阅读
第三节 地热
52
阅读
第四节 地球之形状及大
54
阅读
第五节 地球之质量及比重
61
阅读
第五章 地球上诸种测定
64
阅读
第一节 释名
64
阅读
第二节 经纬度
68
阅读
一 纬度之测定
69
阅读
(一) 极星法
69
阅读
(二) 垂针法
70
阅读
(三) 日高法
71
阅读
二 经度之测定
72
阅读
(一) 时计法
72
阅读
(二) 电信法
72
阅读
(三) 天文法
72
阅读
第三节 方位
72
阅读
第四节 地磁
73
阅读
第五节 距离
76
阅读
第六节 视差
78
阅读
第六章 地球之运动
79
阅读
第一节 自转
80
阅读
一、自转之证
82
阅读
二、自转与时刻
85
阅读
三、时日变更线
95
阅读
第二节 公转
96
阅读
一、轨道之形
97
阅读
二、黄道带
99
阅读
三、春分点
100
阅读
四、黄道倾斜之变化
102
阅读
五、季节
103
阅读
六、气候带
106
阅读
第三节 岁差
106
阅读
第七章 历
109
阅读
第一节 日
109
阅读
第二节 年
110
阅读
第三节 历
111
阅读
一 太阳历
112
阅读
二 太阴历
114
阅读
第八章 测量术
115
阅读
第一节 意义及分类
115
阅读
第二节 三角测量
117
阅读
第三节 水准测量
117
阅读
第四节 平面测量
119
阅读
第五节 处志地图
119
阅读
第九章 制图
120
阅读
第一节 地图之尺度
120
阅读
第二节 地面之表示
121
阅读
一 地球仪
121
阅读
二 地图
122
阅读
(一) 地图之种类
122
阅读
(二) 经纬线画法
123
阅读
A.透视投影法
124
阅读
B.开展投影法
135
阅读
C.便宜投影法
150
阅读
第三节 图上记载
155
阅读
一 图式
156
阅读
二 注记
159
阅读
第十章 图上测量
160
阅读
第二编 陆界地理学
163
阅读
第一章 地形
164
阅读
第一节 陆地之分布及其水平肢节
164
阅读
一 海陆之面积
164
阅读
二 陆地之分布
166
阅读
(一) 大陆
167
阅读
(二) 岛屿
169
阅读
三 陆地之水平肢节
172
阅读
(一) 大陆之概形 地球四面体说
172
阅读
(二) 大陆之干肢
175
阅读
四 海岸线
179
阅读
第二节 陆地之形状及其垂直肢节
188
阅读
一 陆地表面之形状
188
阅读
(一) 山岭
188
阅读
(二) 溪谷
199
阅读
(三) 高原或台地
205
阅读
(四) 平原
209
阅读
(五) 凹地
212
阅读
(六) 不毛地
213
阅读
(七) 河流
215
阅读
(八) 河口
215
阅读
(九) 三角洲
216
阅读
二 陆界之垂直肢节
216
阅读
(一) 陆地与海洋之高深
216
阅读
(二) 地壳之垂直区分
217
阅读
第二章 地壳
221
阅读
第一节 地壳之组成
221
阅读
一 覆盖岩石
221
阅读
二 岩石
224
阅读
三 岩石之分类
225
阅读
(一) 火成岩
225
阅读
(二) 水成岩
227
阅读
(三) 变形岩
229
阅读
第二节 地壳之构造
232
阅读
一 成层岩之产状
233
阅读
(一) 岩层
233
阅读
(二) 岩层之位置
238
阅读
(三) 地层之变位
239
阅读
(四) 二累层之关系
243
阅读
(五) 岩层之新古
244
阅读
二 块状岩之产状
245
阅读
三 岩石之节理
247
阅读
第三节 地史
252
阅读
一 地质时代与地质系统
253
阅读
二 系统之界限
254
阅读
三 地质时代
254
阅读
四 前世界之变迁
259
阅读
第三章 陆界之变迁
266
阅读
第一节 内力
267
阅读
甲 火山及温泉
268
阅读
一 火山
268
阅读
(一) 火山之名称
268
阅读
(二) 火山之生成
270
阅读
(三) 火山之构造
272
阅读
(四) 火山之活动
281
阅读
(五) 海底火山
285
阅读
(六) 火山之喷出物
287
阅读
(七) 火山活动之余势
292
阅读
(八) 火山之分布
295
阅读
(九) 火山活动之原因
301
阅读
二 温泉
305
阅读
乙 地震
312
阅读
一 地震之种类
313
阅读
(一) 火山地震
313
阅读
(二) 陷落地震
313
阅读
(三) 断层地震
314
阅读
二 地震之强弱
314
阅读
三 地震之性质
315
阅读
四 地震之影响
319
阅读
五 海底地震
323
阅读
六 地震之原因
325
阅读
七 地震之分布
325
阅读
八 地震观测器
327
阅读
九 地震与自然现象之关系
330
阅读
丙 山脉之生成
331
阅读
一 原因
331
阅读
二 分布
333
阅读
丁 土地之升降
334
阅读
一 上升之遗迹
335
阅读
二 上升之实例
337
阅读
三 下降之遗迹
337
阅读
四 下降之实例
340
阅读
五 升降之原因
340
阅读
第二节 外力
342
阅读
甲 水
344
阅读
一 雨水
345
阅读
二 地下水及泉
348
阅读
三 流水
362
阅读
(一) 河水之侵蚀作用
367
阅读
(二) 河水之运搬作用
380
阅读
(三) 河水之沉积作用
386
阅读
四 冰雪之作用
393
阅读
(一) 冰河
400
阅读
(二) 溪谷冰河
403
阅读
(三) 冰帽与冰山
411
阅读
(四) 冰河时代
414
阅读
五 湖沼
414
阅读
(一) 湖沼之类别及其成因
415
阅读
(二) 湖水之大及深
419
阅读
(三) 湖沼之作用
421
阅读
(四) 湖水之性质
422
阅读
六 海洋之作用
424
阅读
(一) 波浪之破坏作用
424
阅读
(二) 潮流之作用
427
阅读
(三) 海水之建设作用
428
阅读
乙 大气
430
阅读
一 风化
431
阅读
二 风之破坏作用
433
阅读
三 风之建设作用
435
阅读
丙 生物之作用
440
阅读
一 植物
440
阅读
(一) 破坏作用
440
阅读
(二) 建设作用
441
阅读
二 动物
443
阅读
(一) 破坏作用
443
阅读
(二) 建设作用
443
阅读
更多...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写书评
(不超过2000个字符)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最新评论
标签
火山
陆地
地理学
作用
地图
地震
陆界
投影法
地球
岩层
地壳
建设
河水
破坏
自转
岩石
下降
原因
时代
大陆
温泉
变迁
产状
形状
遗迹
同类书籍推荐
精彩笔记
谁收藏过这本书?